东北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规划,精心设计,根据毕业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毕业生思想教育全过程,以“情系母校、励志成才”为主题,从学生成才的切实需要出发,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感情、体现尊重的和谐教育环境和“国家为先,事业为重,发展为基”的浓厚毕业文化氛围,教育毕业生“成才报国、服务人民”。
一是思想教育先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毕业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也是大学生奉献社会的开始。东北大学引导毕业生胸怀祖国、回报社会,扎根基层、投身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将指导学生树立“立志、发展、报国”的职业理想,塑造“从基层做起,平凡中创造非凡”的职业精神作为毕业年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升华。学校连续多年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展“青春在砥砺中闪光”基层立业杰出校友报告活动,并且通过举办“军中良剑”优秀国防生报告会,开设“青年·成功”讲坛,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团”等一系列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榜样激励和朋辈引领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学校举办“立志基层,扬帆远航”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围绕着基层就业、到村任职、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入伍参军、自主创业等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多层次就业、创业。学校积极发挥任课教师和班导师的资源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毕业生建立学生的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终身学习、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
二是职业指导护航,帮助学生就业创业实现职业理想。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成功的渴望,同时也对即将面对的社会和职业存有迷惘。学校通过开展“创明天精彩人生”职前培训、“走好事业第一步”职业指导,“远航从这里开始”人生导航等活动,帮助毕业生理性对待角色转变,做好步入职场的各项准备。为有效疏导毕业生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学校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名教授学者、优秀博士硕士学长等联合开展成才发展咨询会。在充分调研就业市场、探索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学校科学构建了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体系、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市场拓展体系和以学生为本的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团体训练、个性化咨询、就业实践、就业网络平台为补充的生涯发展指导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生涯管理能力。同时,毕业班辅导员、班导师积极走访每个毕业生宿舍,热情关心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进行座谈,为他们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帮助及早落实就业单位。通过努力,近年来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特困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三是校园活动促进,提升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学校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创新教育载体,深入挖掘活动内涵,营造尊重、隆重、感动的校园毕业氛围,开展有感召力、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组织毕业生“回眸大学,感受成长”。在引导毕业生认真总结大学收获的基础上,开展优秀毕业生和“毕业十星”的评选活动,充分宣传学生在校四年期间的思想成长、学习科研、志愿奉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异成绩,展现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指导毕业生“毕业思源,成长思进”,学校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毕业证书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充分发挥毕业典礼在凝聚力量、升华情感、传承文化等方面的育人作用。学校通过庄严的升旗仪式、隆重的毕业典礼、感人的毕业晚会、精彩的“闪亮青春”大学生活巡礼,以及毕业许愿墙、“我为母校献礼”等活动,营造依依惜别和殷殷祝福的毕业气氛。通过邀请各学院分党委书记为毕业生党员上大学最后一次党课、各学院院长为毕业生做最后一次学术报告、辅导员和班导师组织最后一次班级活动等教育形式,让每一位毕业生在智慧和爱的嘱托中,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激发其感恩母校、感恩师友的情怀。学校在毕业生中开展了新校友登记、发放校友通讯录,招聘“百名信使”等活动,让毕业生带着母校家一般的亲情温暖走向社会。学校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思想教育的环节,引导毕业生“以美载德,文明离校”,在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做好一站式离校服务、为困难学生送关怀、举行送行仪式等保障工作,增强毕业生爱校、荣校意识。